Monday, December 31, 2007

the remains of the lsat day of 2007


老師的語錄
也算是一種新年新氣象吧

Saturday, December 08, 2007

Still life 0711


畫不下去的時候
只好停手

任其停留在不確定的狀態
反應那時真實的我
or more precisely
真實的我的感知與表達狀態
Posted by Picasa

Sunday, October 28, 2007

Lament


no idea why i bought this album coupe years ago.
Never heard of the composer, Giya Kancheli and did not even know the meaning of the very word "lament."
Gidon Kremer was perhaps part of the reason.
-who cares anyway.

did not really enjoy the music at the beginning
and probably even now
but sometimes, and only sometimes,
found it very touching
perhaps because, as some guy said,
"it is naked, bare, unprotected in its frail vulnerability, its troubled, damaged fragility. It is music and nothing but music."

what's impressed me most was not the music itself, but a poem by Hans Sahl written in the booklet of the album
it's said that the composer was inspired by this poem.

Stanzas

Quite slowly I am walking from the world
into a landscape farther off than far,
and what I was and am and shall remain
as patient, as unhurried walks with me
into a country never trodden yet.

Quite slowly I am walking out of time
into a future farther than any star,
and what I was and am and ever shall be
as patient, as unhurried walks with me
as though I'd never been or hardly been.

btw
"lament" means song or poem expressing grief

後來的後來
雖然覺得這首詩的文法實在很怪(也許因為原作是德文的緣故)
還是忍不住想「翻成中文該是如何呢?」
會是如何呢?

「漸漸地我走出世界
進入一遙不可及的地域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我
不疾不徐地隨我走著
踏入一無人涉足之境

慢慢地我脫離時間
走入任何星辰都到不了的未來
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我
依舊悠悠地隨我走著
彷彿我根本未曾到達。」

會是這樣嗎?

Monday, September 24, 2007

The Anderson Project- A Modern Fairy Tale

一直到看了破報之後才知道這個這齣戲的主角Robert Lepage和之前在台北電影節看到自編自導自演電影《在月亮的彼端》的是同一人。於是又抱著想看本尊的心情買下昂貴的票......總之,一切都值得。

劇末,在大火即將燒毀一切之前
主角留下一句安徒生的話:

"I knew that this world end as a Hans Christain Anderson story, where human who have longings and desires die, and animals have lots of children and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整齣戲好像是透過安徒生的眼睛,來看待安徒生本身的故事與他所創作的童話故事;他與他的故事在兩百年後的今天,也成了一個故事,而且是非常安徒生式的 —到最後那些對世界有所期待的都會不著痕跡的消失,就像樹精變成一滴眼淚,人魚化為泡沫一樣,只是這次是一團灰燼。

ps.
<---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
fairy tale
(also fairy story) noun
1 a story about magic or FAIRIES, usually for children:
the prince in a fairy tale
2 a story that sb tells that is not true; a lie:
Now tell me the truth: I don't want any more of your fairy stories.

果然在現代人的定義裡,a fairy tale equals to a lie
難怪要讓現代版的安徒生在舞台上再死一次


but as Picasso said, "Art is lies that tell the truth"
Lepage may think the same way

i do believe that somewhere on the platform, we see truth in the "lie"



Tuesday, August 28, 2007

Still life 0705~07


每次面對一張空白的畫布
都有不知從何下手的窘境
畫布上的形體時而清楚時而模糊
也很難說這是不是一種進展

有時候摒除掉輪廓線
抹去了邊界
一切反而清楚起來
當然有時候 只是更加模糊

喜歡這樣的uncertainty
覺得這樣更貼近真實
當然僅是反映出我所認知的真實

「只要是真實的至少就是美的」
我也這樣相信






Thursday, July 26, 2007

God is a Concept


God /John Lennon

God is a concept
By which we measure our pain
I'll say it again
God is a concept
By which we measure our pain


I don't believe in magic
I don't believe in I-ching
I don't believe in Bible
I don't believe in tarot
I don't believe in Hitler
I don't believe in Jesus
I don't believe in Kennedy
I don't believe in Buddha
I don't believe in Mantra
I don't believe in Gita
I don't believe in Yoga
I don't believe in Kings
I don't believe in Elvis
I don't believe in Zimmerman*
I don't believe in Beatles
I just believe in me
Yoko and me
And that's reality
The dream is over
What can I say?
The dream is over
Yesterday
I was the Dreamweaver
But now I'm reborn
I was the Walrus
But now I'm John
And so dear friends
You'll just have to carry on
The dream is over

週四晚上在誠品
一邊看村上的邊境近境
一邊聽馬世方講約翰藍儂
(村上的散文以一貫輕盈的姿態描寫嚴肅的問題,偶爾還能引人發笑,藍儂的歌詞簡單卻沈重,讓人在心頭醞釀淚意,卻怎麼樣都不會流出來。)
在多次翻譯的過程中
經常遇到作者們引用披頭四的歌詞
(他們大概是僅次於希臘羅馬神話、聖經與莎士比亞之外,最常被引用的)
馬說的對,他們在歷史上已經構成一個現象
從來不算是搖滾樂迷的我
也想知道 他們的魅力在哪裡

God是今天講解與播放的唯一一首歌
這是我的第一首 Lenon單曲
沒想到這首歌是收錄在Beatles解散之後他第一次推出的專輯
john lennon/the plastic ono band中
原本是抱著認識Beatles的心態來聽演講
沒想到聽到的是他對過去Beatles時代的全盤推翻與否定
順便戳破某個時代許多人的夢想與幻想(或作心中的GOD)—還是他過去一手打造的

不過毀滅與自省的力量
異常動人
難怪那時的他們可以搖滾半個地球
至今依然餘力猶存
回家的路上
繼續想著
今日的我們
可以再添上多少個
I don't believe in..........
science - this was the first one came to my mind
truth - the second
art - i don't know
human being - probably
humanity - i still try to believe in

*馬補充道Zimmerman 是Bob Dylan的名字,後來有記者問藍儂為何不直接用Dylan,他說因為Dylan is bullshit。唉。








Sunday, June 24, 2007

Still Life 0703~04



換一個角度繼續畫瓶子們……

繼續體會與探究「線條」的意義
除了界線之外
一條線還會是什麼?
是兩個平面的交會
是光線的路徑
是使得瓶子穩定存在於桌面的標示......

師曰:「一切的問題都在於『存在』」

不解
但也無所謂
至少我的瓶子們在我不確定任何一條線該擺放在那個位置的情況下
逐漸成形

做不出「絕對的真實」
至少有了相對的穩定
這種近乎動態的平衡
也很好

Tuesday, June 19, 2007

mountain colour~070617

風吹著
雲飄著
光影不斷地變換著
轉瞬即逝的山色中會有什麼是恆常不變的?(而那真的是我要留在畫面上的嗎?)



午後
遠方的雨逼近
幾分鐘的時間眼前變成一片潑墨山水畫
而且是水墨的那種
然後明白古人的畫果然不是平白想像
那是再貼切不過的寫實畫



只是
我這張其實並沒有被雨淋到的畫
到底「記錄」了什麼
現在也說不上來

Thursday, May 03, 2007

花蓮放空去~沙漠風情

在網路上看到石梯坪附近沙漠風情這間民宿的介紹
就動了心
覺得大老遠跑到花蓮去住住也值得

石梯坪
一個遙遠而熟悉的地名
多年前
我們曾「流浪」過去
還在沙灘上大剌剌的寫下
WANDERING
拍照留念
..........好懷念那段恣意揮霍時間任性而為的日子......


推開沙漠風情的大門

就有踏入另一個時空的感覺
屋裡的幾個時鐘造型各異

唯一的共同點 就是不會走動
彷彿是在暗示我們這裡的時間已然停滯
因為所有的感官經驗都停留在空間的層次上
這就叫做以空間換取時間嗎?

屋裡的擺設
有一種屬於粗獷與樸實的美感

有時候僅靠著光與影
即可造就一處風景

房間也很簡單
到處開著的窗戶
邀請屋內屋外的風景

連在窗台做日光浴 的X
也構成一景

屋外是另一種感覺
生氣勃勃的那種

有不請自來的野百合
還有主人特意栽培的仙人掌
開著小花(還是結著小果)
饒有趣味的小水池

以及想飛的鐵鳥

Wednesday, April 25, 2007

落花流水‧流水落花


魚路古道上所見疑似油桐花之點點落花
之後的之後
想到李煜的詞一首
雖然跟當時心境完全無關
(走得落花流水倒是真的)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
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
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闌
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間


這就叫做「春去不容惜」嗎?
但那離去的剎那
真是無限美好啊

Thursday, April 05, 2007

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 ~ 旁觀他人之痛苦


不知道是第幾次收到這個小孩照片的EMAIL
已經到了覺得有點面熟的地步

最近這次是夾帶在一個名為「令人震撼的相片」的簡報檔中看到的

想不出為何會有人會把這樣的照片集結成一個簡報檔

想不出為何會有這麼多人想要轉寄(分享)這樣的訊息
是要提醒我們珍惜自己的生活嗎?

是希望我們為他做點什麼嗎?


其實,除了噤聲迴避,還能有怎樣的反應?



這樣的相片,讓人聯想到Sontag的一本書:旁觀他人之痛苦(regarding the pain of others)(很有意思的書,但我總沒法好好地把它看完)


是啊!旁觀(把regarding譯成旁觀真是妙)

然後還可以善加利用這樣充滿震撼力的圖像

散播出去,達到一種類似警世與濟世的功效


或許

建構在他人痛苦上的關於我們對自身生活的滿足、珍惜與慶幸

才是最令人震撼的吧



而我

其實也抱著善用這張照片的心態

望著這張照片做出一段段關於生命的發想

想著在這樣的景況之前

我們再問「生命的意義」還有意義嗎
還會一直想著
為何這樣的圖像如此震攝人心
想到
湯瑪斯曼在魔山中提到的生死對立
死亡在我們就不在
我們在死亡就不在
但這張照片裡
都在……
也許就是這樣的尷尬窘境
營造出那股攝人力量





Monday, February 12, 2007

Wednesday, January 31, 2007

務虛筆記~1


前幾天天剛把《務虛筆記》看完
史鐵生的這本書應該是我花最長時間讀的一本小說。
從頭到尾超過一年。

並不全然因為這是長篇小說的緣故
也不是讀起來有什麼障礙
實際上他文字的流暢與洗鍊是我記憶中少見的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
有許多段落
讓人忍不住讀上個幾遍。
不過更有可能的是
因為小說的故事性薄弱
如作者自己所言:「它沒有故事,只有情節」
也因此隨時可以停下來
隨時可以再開始。
算是實驗性很強的小說形式吧!

一開始吸引我的當然是務虛筆記當中的「虛」字
想要務實卻又不太務實的我
看到之後不禁怦然心動
原來「虛」也可以務 (他可是務的既紮實又認真啊)

作者在自序的開頭寫道:
「世界上的人很多,每個人的世界其實又很小,一個小世界大約只在務實之間有所相關,一旦務虛,便很可能老死難相理解。這不見得是一件壞事。也許這恰恰說明,法律需要共同遵守,而信仰是個人的自由。」

好妙,就這兩筆,一實一虛地刻畫出這世界。

Sunday, January 28, 2007

a poem sent by A

for years, no one has ever mentioned the very word "poem" to me.
many thanks.


儘管我不喜愛自己
但我還是悄悄打開

我在黃昏時坐在地球上
我這樣說並不表明晚上
我就不在地球上 早上同樣
地球在你屁股下
結結實實
老不死的地球你好

或者我乾脆就是樹枝
我以前睡在黑暗的殼裏
我的腦袋就是我的邊疆
就是一顆梨
在我成型之前
我是知冷知熱的白花

或者我的腦袋是一隻貓
安放在肩膀上
造我的女主人荷月遠去
成群的陽光照著大貓小貓
我的呼吸
一直在證明
樹葉飄飄

(PS. 據說這是一中國詩人的詩,詩名和人名都不詳。)

Thursday, January 18, 2007

viva la tristeza! (long live sadness)


Almodovar的另類電影原聲帶。不是原本talk to her的電影配樂,而是在寫這部電影劇本時他所聽的音樂。

這是最近在寫報告時最常聽的音樂,有鎮定心靈不安的效果,但無法治療失眠問題,副作用是可能引起感冒。

A說「在這張專輯中,這些歌曲將淚水重新歸為,重新檢視這些液態的情緒、孤獨、伴著痛苦回憶的親密關係,以及深深的憂鬱。但這僅意味著因為痛苦而生的滿足,並非習於受虐。」

西班牙原文是:

En Viva la tristeza! hay una reivindicacion de la lagrima, de la emocion liquidar, de la soledad, de la intimidad con uno mismo acompañar por recuerdos dolorosos, de la melanco lia. Sin que esto signifique complacencia en el dolor, ni masoquismo.

看不懂,但是很有趣。

加上英文關鍵字翻譯,好像有點瞭解了。
reivindicación:vindication
lagrima:teardrop
emoción:emotion
liquidar:liquidate
soledad:solitude
intimidad:intimacy, privacy
acompañar:accompany
melancolía: melancholy
complacencia:compliance, complacency
dolor:pain
masoquismo: masochism:pleasure obtained form receiving punishment( physical or psychological)